• <xmp id="wceis"><menu id="wceis"></menu>
    <menu id="wceis"><strong id="wceis"></strong></menu>
    <xmp id="wceis">
  • <xmp id="wceis">

    友好往來 當前位置: 首頁>友好往來

    “推動全球發展倡議,共創美好未來”國際研討會成功舉行

    2022-04-21
    字號:

      2022年4月19日,中國聯合國協會(聯協)舉辦主題為“推動全球發展倡議,共創美好未來”的線上國際研討會。埃及前總理沙拉夫,前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世界經濟論壇大中華區首席代表艾瑞碧,巴基斯坦亞洲生態文明研究與發展研究院首席執行官沙基爾·艾哈邁德·拉邁,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前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吳海龍,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北京師范大學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宏新出席會議并作主旨發言。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會長兼中國聯合國協會會長王超致開幕辭,聯協副會長兼總干事胡文麗主持會議并作總結發言。

      王超會長表示,受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疊加影響,全球發展進程遭受嚴重沖擊,一些發展中國家因疫返貧、因疫生亂,發達國家也有很多人生活陷入困境。與此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蓬勃發展,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為經濟復蘇帶來新動力和新機遇。 在國際發展事業遭遇挫折之際,中國鄭重提出全球發展倡議,意在呼吁國際社會形成合力,加快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倡議突出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是屬于全球的公共產品。首先,倡議緊扣聯合國議程,為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加速器”,支持聯合國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其次,倡議面向全球開放并歡迎各方加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為縮小南北鴻溝、破解發展不平衡提出“路線圖”,推動全球發展邁向平衡協調包容新階段。第三,倡議是對全球發展伙伴關系的“再提振”,不將其他發展倡議視為競爭對手,而是促進各種發展進程之間協同增效,為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實現共同繁榮注入強勁動力。第四,倡議是對以人民為中心這一核心人權理念的“再確認”,強調將增進人民福祉、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是全球公共產品最終價值所在。


      王超會長強調,全球發展倡議為全球共同發展和國際發展合作提出了原則框架和實現路徑。倡議聚焦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需求,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積極響應。自倡議提出以來,已有100多個國家和聯合國等多個國際組織表達支持,表明倡議的核心理念具備廣泛國際共識。倡議展現了中國的責任和擔當,符合國際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共同愿景。國際社會應攜手努力,推動倡議落地,不讓任何國家掉隊,不讓任何訴求被忽視,也不讓任何一個人落伍,同心打造全球發展共同體。


      與會人員圍繞“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重振全球發展伙伴關系”,以及“通過全球發展倡議,加快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行深入討論,認為倡議順應全球發展大勢,因應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特殊困難,將發展問題置于全球合作議程的中心位置,推動國際社會切實重視發展中國家處境,將為加快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凝聚共識、動員資源、采取行動、形成合力。倡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主張各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進行對話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是為聯合國和平、發展、人權事業作出的新貢獻。倡議準確把握了當前世界經濟問題與現狀,以普惠包容、創新驅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先進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實踐,為世界經濟復蘇和全球共同發展提供了對癥良方。通過實施倡議所提8大重點領域的具體合作項目,將有力推動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如期實現。
      與會人員強調,國際社會應推動倡議與相關發展合作機制協同增效。聯合國及其發展機構應結合自身授權和戰略計劃,積極參與倡議8大重點領域合作,并提出具體合作項目;區域次區域組織可通過發展戰略對接、項目合作等方式參與進來,更好回應區域內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各國可結合自身發展需求或資源優勢,通過自主靈活方式參與相關合作。各方攜手努力,將在全球、區域和國別層面為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匯聚磅礴之力。除官方層面合作外,應重視私營部門、非政府組織、高校智庫等發揮的重要作用,歡迎各方以開放、包容、靈活、漸進的方式開展對話,從不同角度就豐富和深化全球發展倡議、推動加快落實2030年議程建言獻策。應鼓勵媒體界加大對倡議和發展議題的關注報道,提升公眾對發展議題的認識了解,營造積極輿論環境。國際社會成員應為人類更加美好未來進行良性競爭,而不是追求霸權。



    www.mm131.com